snowbearinsummber

snowbearinsummber

春節流水賬·一個內耗大師的自我掙扎

角色 1 目標,焦慮,活在當下#

這次學到了很多知識:目標,情緒,神經可塑性.... 在春節前我就計劃好了,我要在春節彎道超車,好好學習!

於是我做了計劃,發給朋友看,下班回家,開啟了我的假期生活。我的目標也很簡單: 做一個 Python 項目,學習英語(成年人的自救總是從學英語開始),看一部電影, piece of cake ;但是 ——

  • 第一天(年三十 2.9)
    忙!家裡的傳統規矩就是年三十必須幫老媽拜神, 做飯,做家務,於是我的一整天就只有上午探索了一些做什麼 python 項目了
    總結:做了一個 flask demo ; 跑步:3.34km

  • 第二天(年初一 2.10)
    又探索了 python 的項目,發現沒啥感興趣的項目,後來就去看 web3 了,下午回了一次家。
    總結:學習 web3 知識,學英語

  • 第三天(年初二 2.11)
    早上在學習 web3;區塊鏈,智能合約,鏈.... 又補了一下之前忘記的知識; 下午舅舅來拜年,沒學習
    總結:精聽、區塊鏈知識

  • 第四天 ( 年初三 2.12)
    真正第一天意義上的閒下來,卻沒有怎麼學習
    總結:跑步 3.03km,

  • 第五天 (年初四 2.13 )
    學英語、回家;

  • 第六天 (年初五 2.14 )
    學習太陽能朋克,學英語,跑步 6.09km

  • 第七天 (年初六 2.15 )
    天才之擊、英語

  • 第八天(年初七 2.16)
    英語、經濟機器是如何運行的,印尼旅行攻略

  • 第九天 (年初八 2.17 )
    notion 搭建系統,回深圳

    寫到這裡,忍不住吟唱一曲: “每當變幻時,便知時光去”

雖然產出很少,我的心路歷程卻起起伏伏,充滿甜蜜和心酸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前三天是動力最高的時候,卻因為家裡的雜事沒有將所有精力放到學習上,到了第四天終於閒下來了,沒有藉口不學習了,卻打死不肯學習了 —— 前三天的熊熊大火燒盡了我的燃料,我駛上了慢車道,過上了兩天打魚,三天晒網的日子,想學就學,學點風月不相干,牛頭不對馬嘴的東西,看閒書,學雜學

要問我日子過的快不快活,我卻只能在偷摸一把眼淚,正是因為想要完成一些事情,儘管我了解自己是虎頭蛇尾的混子,卻還是寫下了目標和計劃,想要在春節大幹一場,難道我在 ipaid 上尋歡作樂的間隙裡,沒有體會到那一絲愧疚和神傷嗎?這就是這篇文章的第二個點:焦慮和 enjoy(活在當下)

在頭腦打飛機和身體力行地投入行動之間,我們的內心在不停搖擺,這裡面產生的能量耗費就是我們常說的內耗,這種內耗只有自己知道,它多麼可惡,多麼令人痛苦,但是在痛苦的間隙又有一絲甜蜜,頭腦對話有: “嘿,你已經很焦慮了,來玩吧”,“我在玩的時候都在焦慮,我已經很上進了,讓我們停在這裡把”。

進一步的,人很可能沉浸在這種不行動的焦慮裡面, 因為他渴望行動, 中二怪說:“每個人都非常隱秘地渴望事情變得戲劇化。當一件事情給你帶來巨大的衝突和矛盾、焦慮緊張、腎上腺素激增,你會突然變得英雄主義,情緒高漲,甚至能瞬間成為一個比自己要更厲害的東西” 。 我嘗試到了這種滋味的簡化版,我想通過焦慮,痛苦轉換成行動,卻發現這裡面的轉換還缺了一道我不明白的配方;至於是什麼,還需要進一步的發現和學習。。。

角色 2 Inspire#

正是嘗過 內耗的痛苦, 才佩服那些不內耗的人 —— 谷愛凌!
人是很難活在當下的, 谷愛凌是我見過最活在當下的人,因為她可以上午在滑雪比賽,晚上在複習論文考試,她不焦慮,幾乎沒聽她說過:哎呀我明天要考試啦我今天怎麼辦啊? no ,that's no the way she live,她全身心地在今天活著,把今天的比賽做了,練習做了,這真的很厲害。

結合我這次的體驗,其實從頭腦抽離出來做事情沒那麼難,往往只要下定決心做 5 分鐘,就可以沉浸去 30 分鐘,雖然像我這樣的,會在開始 5 分鐘前的前 30 分鐘在玩手機,摸魚,內耗,但是嘗試過了,會發現這股摩擦力在變小,我不再那麼抗拒進入學習狀態,任務的切換也比之前絲滑了一點,我突然意識到這是一個磨刀的過程,磨著磨著,刀鋒就開始展現它的光芒了。

角色 3 Proceed#

接下來要解決的是,前面的焦慮和內耗的過程。

  • 繼續磨刀,給自己一點時間
  • 因地制宜:我既然知道自己在過年前三天會很忙,不如先在慢車道上滑行,存儲能量, 下次計劃,我會把輕鬆的事情放在前面,認真地享受過年,享受電影和冬天的陽光;目標達成很重要, 享受目標達成的過程也很重要~

角色 4 Other:燃料的來源#

TO BE CONTINUE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